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......
說明: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!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
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。
導讀:
劉偉,華南理工大學2004MBA校友,現任華潤集團電力戰略發展部總經理。2006年MBA畢業后任職新華信管理咨詢公司戰略咨詢中心顧問、項目經理、咨詢總監。2007年進入華潤電力,歷任戰略管理部助理總經理、副總經理。2013年任職華潤集團戰略管理部能源版塊業務總監。
11月仍然帶著小陽春的和煦陽光,灑滿城市的每一個角落,頗有“春暖”的感覺。當在12號樓遇見華潤電力戰略發展部總經理劉偉校友時,便有“如沐春風”的體會。此日恰逢一年一度的校友返校日,于是我們在愉快的氛圍中開始了這次訪談。
當問及今天返校的心情時,他爽朗地笑了。這是他十年來第一次走進12號樓,他說,覺得又親切又激動,剛剛和陳春花老師合影之后瞬間找回了校園的感覺。此時,他臉上的笑容里盛滿了回憶。
當說起華潤集團時,劉偉校友的情緒很快被調動起來,如數家珍般介紹起了華潤集團的歷史。“華潤集團的基因主要是商人基因,大家都知道以前它不是央企,是黨企,是我黨直接創立和領導的企業。改革開放前,華潤是中國的海外貿易窗口和主要平臺,例如茅臺酒這樣的國酒要出口換匯,所有的貿易代理權是在香港華潤。所以它骨子里流淌的是一種商人文化,是一種很獨特的國企精神。我到了華潤以后發現它和普通國企有很大的不同,它更注重商業思維、更關注戰略層面的管理、更國際化、更注重對人才的培養,很多地方遠遠超過其他國企。我覺得這是華潤非常獨特的地方,也是今天成功的核心因素。”
而談起在華潤的華工人時,劉偉校友言語間流露出的則滿是作為師兄的自豪。他表示,華潤集團由七大SBU戰略業務單元組成,包括零售、電力、水泥、燃氣、地產、醫藥和金融,其中不泛華工學子,華工人憑借獨有的特質在華潤人中占有一席之地。他們普遍體現出了堅韌不拔,踏實肯干的華工精神,對一個事情永不言敗,千方百計地要把事情做到最好的特質。
同時,劉偉先生介紹到,優秀企業的人才培養是T型的,即讓人在縱向上先有一個深入的發展,等到了一定級別以后,再對他們進行橫向拓展,關注領導力的培養,這就是所謂的T型人才培養。而恰恰是這種特別的人才培養模式,使得華工人更能出類拔萃,學校的優良基因和個人能力能夠充分地展現出來。
“火箭經理人”的職場之路
儒雅的外表,風趣的談吐,讓人很難想到這是一個在商場中博弈了多年的人。當問起他的工作經歷時,他侃侃而談。1999年畢業后就職于英國皮爾金頓公司。2006年從華工MBA畢業后,進入新華信管理咨詢公司任職戰略咨詢中心顧問。在新華信工作期間,他不僅開闊了視野,增進了對各個行業的認知,更找到了自己的職業發展新方向。在給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做管理咨詢項目時,他發現能源行業有非常好的前景。當華潤系在市場上招納戰略人才的時候,他便果斷切入了能源行業。
2007年進入華潤電力之后,他以令人驚羨的速度一路晉升,先后任華潤電力戰略管理部助理總經理、副總經理、華潤集團戰略管理部能源板塊業務總監等職位,直到現在的華潤電力戰略發展部總經理。前些年幾乎是一年晉升一級的速度,讓同事們戲稱他為“火箭經理人”。但他仍然謙遜地表示,2004MBA(1)班有很多成功的人,在他們當中自己是一個典型,但并不算是最成功的。
改革時代的弄潮兒
今年10月份國家發改委出臺了電力行業供給側改革政策,當談起這次改革對電力行業的影響時,劉偉說:“這是對整個行業都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個政策。以前中國的電力行業是壟斷的,華潤是發電側,發出來的電都由電網公司壟斷購買,發電企業其實一直處于弱勢。此次改革之后,讓發電企業可以直接面對市場,面對用戶,帶給發電企業無限的戰略拓展空間。但不利的方面是,華潤電力沒有面對過終端客戶,不像華潤萬家擁有面對零售客戶的市場零售經驗。競價使企業的盈利能力下降,但在這種形勢下,更能夠大浪淘沙,成本控制好的企業可以在行業低谷期逆勢而上,成為時代的弄潮兒。華潤電力積極應對電力體制改革,從組織管控到人才培養都做到積極匹配。華潤電力是國內第一批成立售電公司的企業,并且目前看在國內業績都是領先的。同時華潤電力向國際標桿企業學習,通過機制設計、制度引領和人才培養,全面建立面向未來的戰略支撐體系。”
找工作?有心得!
目前正值高校學生找工作的高峰期,校招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,劉偉校友對正在找工作的同學們提供了一些過來人的經驗和建議。
第一,要研究心儀公司的需求,了解公司想要什么樣的人,思考你是否符合這個公司的需求。如果不適合,建議放棄簡歷投遞,因為投遞不相關的崗位,不僅浪費時間還影響你的自信心。
第二,簡歷撰寫要根據不同公司的不同崗位而準備,將自己的專業和經驗與企業的需求信息相匹配,突出自身特點與崗位的適應性。
第三,提前和企業HR做溝通,判斷自己與企業的適應性,可以通過電話或郵件的方式。了解一個公司的窗口就是人力資源部,通過與他們的交談,可以幫助你判斷自己是否適合該企業。人事部門的態度很大程度上表現了公司的文化。你需要在溝通中做好判斷,才進入下一步的面試。
而在用人需求上,公司更傾向于哪一種人才呢?談話中,劉偉先生也說到了現下的實際情況:“如今的工作對學生要求高,現在招聘人員不僅要看你的專業能力、學習能力,還要看你的領導力,因為領導人才的培養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。如果你在這方面沒有展現出潛質,可能你就不會被列為首選的對象。尤其是大公司,可供選擇的畢業生很多,所以必須結合自身優勢,體現出匹配崗位需求的特質,才能勝出。”
對母校的寄語
面對越來越劇烈的社會變化,華工MBA項目也在與時俱進地發展。劉偉校友表示MBA項目的就業服務在近年來有了很大的改善,但在整合校友資源方面還需要繼續加強,在華南以及全國建立一個華工人的交流互動平臺,將資源的協同價值發揮到最大。
劉偉在訪談的最后向師弟師妹們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經驗。他說“開拓思路,堅忍不拔,認清自己,把握方向”這十六個字是他對華工學生未來走向職場的重要建議,這也是他十多年來職場工作經驗教訓的總結。
采訪是短暫的,但儒雅和善的劉偉校友,給人留下的不僅僅是難忘的美好印象,更重要的當是他的思維方式和處世之道,讓人深受觸動,啟迪頗多。讓我們衷心祝愿他在未來的日子里不斷取得新的成就,在華工校友的榮譽簿上繼續做一顆閃亮的明星,散發出獨屬于華工人的光與熱。